ICC訊 2025年6月,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發布BEAD計劃改革政策通知,撤銷拜登政府時期確立的光纖優先原則,轉向完全技術中立立場。新規將“優先寬帶項目”定義為“提供不低于100/20 Mbps速度且延遲≤100毫秒”的服務,不再限定技術路徑。NTIA同時撤銷所有已批準的州級最終提案(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等三州),強制各州及領地在90天內重新提交計劃,并增加“議價優勢”流程以篩選最低成本方案。
行業反應:失望與機遇并存
1. 光纖陣營的強烈反對
光纖支持者認為此舉犧牲長期價值。MCNC總裁Tracy Doaks坦言:“我們正研究資金將如何分配或不分配給光纖項目,但當前規則難以解讀”。光纖寬帶協會此前警告,將偏遠地區留給衛星是“逃避責任”,因衛星壽命僅約5年,而光纖可服務數十年。Benton研究所政策主任Drew Garner更直指新規“短視”,投資廉價寬帶是“對美國競爭力的自我傷害”,尤其在中歐全力投入光纖應對AI的背景下。
2. 無線與衛星供應商的機遇
新規顯著降低FWA(固定無線接入)和衛星供應商門檻:
- FWA靈活性提升:允許完全使用非授權頻譜的供應商競標,此前該類部署被視為“不可靠”。
- 衛星企業受益:Starlink預計獲資金從原41億美元升至100-200億美元。不過分析師Blair Levin指出,馬斯克與特朗普近期爭執可能影響其實際中標規模。
諾基亞、愛立信等設備商加快布局FWA產品線,但需應對《建設美國法案》(BABA)的本土制造要求——其FWA設備多產自印度、巴西等地,面臨供應鏈調整壓力。
多重影響:延遲、成本與法律風險
1. 州級項目陷入停滯
路易斯安那州原定2025年初啟動BEAD建設,政策轉向后被迫暫停。該州寬帶公司EPC因項目停滯解雇80%分包商,并開始裁減全職員工。其高管Josh Etheridge向政府喊話:“我們用選票支持新領導人,但現在只聽到沉默”?;ヂ摼W創新倡議主任Alexis Schrubbe將新流程稱為“無人想要的寬帶土撥鼠日”,各州前期規劃投入淪為沉沒成本。
2. 法律與政策博弈加劇
- 訴訟風險:Levin預測小型農村運營商可能將新規視為“生存威脅”提起訴訟。
- 附加條款爭議:參議院6月提案將BEAD資金與“十年AI監管禁令”掛鉤,若各州監管跨州商業AI則取消撥款資格。眾議院民主黨人聯合反對,稱其剝奪各州應對AI風險的能力。
- 勞工標準取消:通信工人協會批評廢除勞動力發展要求,將削弱各州管理本地勞動力需求的能力。
應對策略:替代方案與合作模式
1. MCNC的“中英里”網絡先行
為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影響,非營利組織MCNC提前推進中英里光纖項目HERO。該項目投資1900萬美元(含NTIA 1120萬撥款),建設209英里光纖覆蓋北卡羅來納州貧困地區,連接16萬未服務家庭。Doaks強調:“我們向NTIA證明,中英里光纖可減少最后一英里投資,這是BEAD的前奏”。目前已有電力合作社等最后一英里供應商主動合作,例如Roanoke合作社利用MCNC骨干網以品牌Fybe擴展服務,但后續依賴BEAD資金的計劃已擱置。
2. 本土制造與市場轉向
光纖設備商未坐以待斃:
- 本土化對沖風險:康寧等公司加大美國生產線投入,以符合BABA要求并規避關稅風險。
- 開拓新市場:Adtran、康普等轉向長途光纖和數據中心連接領域。Dell'Oro分析師Jeff Heynen指出,BEAD延遲至2026年后,廠商更有理由維持這些高利潤“副業”。
爭議焦點:技術路徑與國家競爭力
政策轉向暴露美國寬帶發展路線的根本分歧。中國光纖滲透率達93.6%(全球第三),而美國僅28.7%。Fiber Connect 2025會議討論顯示,美國郊區與農村地區雖存在強烈帶寬需求(如農業物聯網、遠程醫療),但資金獲取仍是核心障礙。批評者認為,放棄光纖優先將削弱美國在AI等前沿領域的基建基礎,NTIA對此尚未回應。
結語
BEAD計劃突變折射美國基礎設施政策的搖擺性。隨著各州重交計劃截止日逼近,光纖與無線陣營的角力、州政府與聯邦的博弈將持續發酵。分析師Levin總結:“部署可能推遲到2026年或更晚,而最終資金流向仍難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