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烽火通信”)全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0.51億元,同比增長24.05%;實現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18.07%。截至年底,其總資產已突破100億元。
縱觀2011年整個通信行業,一邊是殘酷競爭進一步加劇,一邊是主流運營商網絡演進和業務轉型力度不斷加大,行業洗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高懸。這也體現在大大小小通信設備供應商的年報中,或增長放緩、或利潤大降、或虧損態勢繼續蔓延,烽火通信的逆勢上揚顯然殊為不易。
對烽火通信自身而言,2011年是個繼往開來的年頭——不僅是其上市十周年,亦是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連續第六年的經營及盈利能力持續快速成長,既肯定了此前烽火通信的轉型成果與市場努力,也意味著該公司站上了一個嶄新的起點。據C114了解,該公司現已開啟新一輪變革,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基。
三大市場齊頭并進
判斷一家企業的發展態勢,數據是一方面,更要看它在市場上的表現。
C114通過連線烽火通信獲悉,該公司在2011年形成了國內、國際、信息化三大市場齊頭并進的穩健布局,進一步提升了在業界的綜合競爭實力。
在國內市場,2011年烽火通信借助網絡融合和行業技術轉型帶來的機遇,在一系列重點戰略市場取得重大突破。其40G DWDM產品先后中標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多條國家一級干線;PTN產品以綜合排名第一的優勢成為中國移動PTN新建部分的唯一供貨廠商,并應用于中國聯通試商用工程;光纖光纜、光纖接入產品全面入圍三大運營商集采,并保持了較高的市場份額;作為新增長點的終端產品和光配線產品也成功實現品牌移植,2011年在中國聯通LAN/ADSL型家庭網關集采中以綜合排名第一的優勢獲得50%的供貨權,并中標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光分路器集采,成為該領域的主流供應商之一。
在國際市場,2011年烽火通信進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連續突破高端跨國運營商市場,光通信系列產品已成功進入海外7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網絡設備和光纖光纜產品同時進入全球最具競爭力十強榜單之列,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正不斷增強。
在信息化市場,2011年烽火通信也增勢迅猛,相繼中標國家電網EPON集采、上海電力三網融合等重大項目,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在信息集成領域,其自主研發的移動視頻產品、CCTV子系統、集中告警管理系統成功商用,軌道、交通、信息化三大業務實現了整體推進。
烽火通信董事長童國華曾強調,“十二五”期間,烽火通信總體業務規模要再上一個新臺階,全面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初期發展目標。而三大市場的全面推進,也標志著該公司的市場布局戰略初步實現、品牌地位進一步鞏固,為“十二五”業務規模的跨越增長愿景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開啟新一輪變革
無論技術創新還是市場突破,其背后都離不開企業管理的支撐。而烽火通信自科研院所轉制以來,變革的重點也始終圍繞這一主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根本目的出發,企業進行管理變革的目標都是為了“活下去”。審視烽火通信過去十年,變革解決的都是員工關系、績效評估、客戶導向等企業現代管理的基本問題,從而真正實現了向現代化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轉型。
而目前解決了“生存問題”的烽火通信正面臨一個新的拐點——從內部而言,該公司規模由小到大,總資產從上市之初的5億躍升至100億,并且正矢志向世界級的領先企業挺進;從外部而言,通信設備制造業正從技術驅動型產業,逐步演變為一個以質量、服務、成本競賽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
2011年8月,烽火通信在踐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啟動了“基于組織績效提升的管理變革項目”,以此為標志吹響開啟了新一輪變革號角。
該公司將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市場營銷體系、產品開發體系、戰略績效管理體系、企業文化和干部體系建設的全面系統再造,將十年來的各項管理體系建設和改進成果系統化并實現與戰略的有效聯接,促使企業文化向強化客戶導向,明確產出責任、鼓勵增量發展、提升組織績效的方向轉變。
由于商業原因,C114對烽火通信此次企業管理變革具體內容僅管中窺豹,不過據烽火通信內部人士透露,高層的推動力度極大。烽火通信經營班子曾在內部表示:“盡管未來變革的道路必將充滿重重阻力,但公司此次變革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任何講困難講條件阻礙變革步伐的、不積極不主動消極應付的、不學習不提高跟不上變革節奏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