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訊石光通訊咨詢網】2010年訊石年終聯誼會暨茶話會已于1月13日晚圓滿結束,雖然只是一次輕松娛樂的聯歡活動,但我們仍然有幸聽到了來自業內一些企業高層和專家人士對于新一年光通信的精彩點評和寶貴意見。這使得此次活動更具意義性。2011年,光通信行業令人充滿遐想,市場形勢比較樂觀,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那么,您和您的企業要繼續發展并取得競爭優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或許,這些專家人士的意見值得您思考和借鑒。
發展前景樂觀,機遇和挑戰并存
2011年光通信還會繼續“給力”嗎?作為一名在光通信領域馳騁幾十年的資深企業家,訊石董事長石明先生總結道:和很多行業一樣,光通信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作為一種科學技術,進入新世紀后它的發展已備受世人關注。尤其近兩年三網融合、智能電網、新移動通信技術、高清視頻、平安城市等項目在政策上的提出和初步發展,已給光通信的發展帶來了福音。石董表示“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光通信的未來”。
訊石公司石總(左一)與OPNETX的陳博士(中)、AFOP的李總親切交談
深圳市漢信通信光纜有限公司市場部劉紅亮表示,2009年的市場狀況很不錯(2010年稍有回落),主要是3G的推動。如果3G成熟起來后,光通信會進入飛速發展的時代。他說:“據業內權威人士透露,電信運營商還有不少單子沒定下來。”
與此同時,深圳市泰科微光學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飛渡稱,2011年同行業的競爭還會很激烈,大家都看到了發展契機,都想力爭有所作為,“但前景還是很明朗,重在發揮自身優勢。”王經理透露,明年公司準備擴大生產規模,爭取在FA上的月產量達20萬。
新技術問題
與其他技術行業一樣,光通信也遇到了技術和人才“瓶頸”。很多業內人士都看到了未來高端光纖產品會往100G方向發展。至于2011年會不會有新的替代技術出現,深圳市泰科微光學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飛渡認為,“應該不會很快出來”。OPNEXT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器件生產企業,其代表陳建耀博士稱,目前激光器和調制器遇到了技術瓶頸,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是多通道技術。另外,陳博士稱,“雖然主動元件的發展在過去10年令人印象深刻,隨著10G產品的成熟,25G和28G將是熱門產品,但估計這幾年的需求量不會很大。”
人才“瓶頸”是一大煩惱
深圳市首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黃河振對于人才“瓶頸”是深有體會的,“深圳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過高,很難留住人才”。對此,深圳市朗光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靳文朝認為主要是這些沿海大城市的房價飆漲。但是,“年輕人不應該剛出來工作就寄太高的報酬希望,自身價值要有一個積累過程,期望值略微降低。另一方面就是期待政府出臺保障性政策,比如稅收優惠、保障性住房。”他說。“另外,通貨膨脹等因素也增加了用人單位的煩惱。”
沒有核心技術,怎么辦?
目前,國內的器件生產商主要是代工生產,缺乏核心技術是另一大難題。捷迪訊光電(深圳)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衍勇表示,“代工越來越難做,最大問題是沒有芯片。”但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客戶經理陳克棉認為,“其實在全球經濟分工越來越細化的背景下,利用自身優勢,在整個產業鏈的某個環節中發揮自身價值就足夠了。”
2011年是整合的年份,重在研發創新,改變生產模式
對于技術和人才上的“瓶頸”問題,專家們也給出了一些建議。香港光纖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繼亮也看到了人才“瓶頸”問題與沿海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有關。他說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人力成本固然加重企業負擔,“建議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將生產基地往內地遷”。但是,劉總稱,靠降低成本來拉動經濟增長不是辦法,總有“到頭的日子”,必須增加研發投入,改變生產模式。
AFOP東源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躍認為2011年是一個整合的年份。光通信的發展酸甜苦辣皆有,機遇和挑戰并存。事實上,目前光通信的市場并不是很大,很多企業靠低人力成本、拼手工在做,缺乏核心技術和完整強大的產業鏈支撐,產品的質量問題很大。“總的來說,過去十年,光通信是負值增長的。產業鏈不完整,必須要整合,而不是需要很多新企業參與進來。市場前景不錯,但也要看是什么樣的企業能掙錢、整個產業鏈是不是都能掙錢。”李經理總結道。為什么這兩年光通信市場發展好?他認為主要是得益于金融危機后政府加大投資力度,拓展新興產業,“但只是短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