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今年啟動的PON設備二次集采已于近日落下帷幕,華為、中興、上海貝爾、烽火、愛立信五家廠商中標,中國聯通對
GPON、
EPON的集采比重一直是業內關注的話題。
對話嘉賓
愛立信中國及東北亞區寬帶戰略銷售部高級經理 楊彥龍
上海貝爾產品及方案市場經理 孫曦光
中興通訊固網市場策劃總監 余豐喜
烽火通信技術總監 高 鵬
GPON、EPON比重相當
記者:此次集采中,
GPON、
EPON各占多少比重,貴公司將為哪些省份提供PON設備?
高鵬:本次集采中,
GPON和
EPON基本是平分份額。烽火在20多個省份獲得了份額分配。
楊彥龍:集采中
GPON和
EPON各50%的比重,愛立信作為主要供貨商之一,將積極協助中國聯通在全國開展寬帶業務。
余豐喜:相比以往項目,本次集采中,
GPON的比重有較大的提升,并接近
EPON的需求,但是匯總全國需求來看,
GPON的總量需求仍然比
EPON略少,
EPON仍然是中國聯通寬帶升級提速的主要技術方案。
在本次中國聯通PON集采中,中興通訊PON產品進入了全國所有31個省份,全面為中國聯通提供完善和系列化的PON解決方案。
記者:PON設備的價格一直是中國聯通比較關注的問題,而
GPON設備價格一直以來均比
EPON設備高一些,兩種設備最終確定的價格各為多少?
楊彥龍:
GPON優勢不斷擴大,是綜合了技術性能、商務價格等多方因素的結果。在商務價格方面,
GPON終于顛覆了“質優但價高”的形象,并在光纖入戶和光纖到大樓方面體現越來越大的優勢。
高鵬:
GPON設備的價格平均水平和
EPON基本相當。
余豐喜:考察
EPON或者
GPON總體價格水平,需要關注整個產業鏈的總體情況,本次中國聯通PON集采中,不管是從各廠家的報價平均值還是加權平均等來看,
GPON總體價格仍然高于
EPON 10~15%以上。
EPON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商用,相比
GPON來說,技術更成熟,成本更具備競爭能力。
記者:據了解,最終的
GPON設備價格要比業內專家預期要低,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結果的?
高鵬:
GPON價格的下降確實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本次的價格下降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下降,是有些廠家出于特殊的考慮,采取的一種策略,已經完全與設備實際成本背離,不利于產業鏈長期的良性發展。
余豐喜:一次集采價格并不能代表整個技術和產業總體的價格水準。綜合分析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集采價格來看,
GPON總體價格水平仍然要高于
EPON。
孫曦光:從全球市場發展來看,
GPON的市場總量已經超過
EPON,
GPON比
EPON價格低是市場和技術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
GPON市場規模大攤低了
GPON的成本, 這足以抵消了
GPON某些部件成本高于
EPON帶來的影響。
楊彥龍:
GPON的價格不斷降低源于其技術的先進性、產業鏈的成熟性、芯片的通用性。
GPON在中國聯通的規模性部署是
GPON全球化部署的關鍵環節之一,必將進一步促進產業鏈的發展,并將推動
GPON價格的進一步下調。
GPON現網部署仍存疑慮
記者:中國聯通在第一次PON集采過程中,采購的均為
EPON設備,而此次集采則明顯加大了
GPON設備的比重,對于已部署有大量
EPON現網來說,再部署
GPON設備是否會增加運營難度?
余豐喜:在大規模部署
EPON網絡的前提下,引入
GPON會極大地增加現有ODN網絡部署規模和成本,同時增加業務維護和運營的壓力。正因為如此,中國聯通各省份在本次集采中仍然主要選擇
EPON來實施寬帶升級提速戰略部署,而相對來說,部分業務開展一般,網絡基礎一般,或者說網絡升級壓力不大的省份,則較大比重地選擇采用
GPON進行試點建設。
高鵬:在網絡中新引入一種技術必然會增加整個網絡的運營難度,何況還是在一個沒有完整引入計劃的情況下。
EPON設備已經經過了多年的大規模應用,在運營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開發工作。相比而言,
GPON設備的應用還有比較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楊彥龍:由于
GPON與
EPON在網絡架構上是一致的,僅僅是局端OLT與終端ONU有變化,所以部署
GPON沒有增加運營難度,反而會因為引入
GPON智能管理技術體系而減少難度。結合
GPON本身特有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必將幫助聯通在未來的寬帶競爭中占領先機。
孫曦光:隨著
GPON技術和應用方案不斷發展,
GPON在部署場景, 設備運維管理, 業務部署等方面均可以實現
EPON的相似或相同的功能, 并能提供優于
EPON的性能, 運營商可以非常順利地實現
GPON和
EPON共同運營。
記者:對于中國聯通而言,首次大規模部署
GPON設備將存在哪些部署難題,設備商該如何幫助運營商解決?
楊彥龍:中國聯通在PON的建設和運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未來的難點在于:簡化/統一業務發放和業務管理;FTTH趨向主流的背景下,光纖入戶工程難題。
愛立信在
GPON的部署和業務服務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積極協同運營商開發智能化管理。另外,愛立信專利的吹纖技術在微創、快速部署、防水/阻燃/抗壓、漸進式投資為運營商提供了參考,并在聯通、電信、移動等運營商有了相當規模的實際應用。
孫曦光:中國聯通是三大運營商中介入
GPON技術研究和測試最早、
GPON企業標準最齊全、
GPON試商用規模最大的運營商。 2009年在中國聯通
GPON試商用后, 主要
GPON設備廠家均投入研發資源重點解決了試商用中發現的問題, 這為后續中國聯通
GPON集采奠定了基礎。
高鵬:
GPON設備目前在運維便捷性、管理方便性、系統穩定性、互通性等方面與
EPON設備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些與實際應用息息相關的指標,都將影響
GPON設備的部署,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
余豐喜:
GPON和
EPON同屬于PON技術,但是由于分別屬于ITU和IEEE不同標準組織,兩種技術在技術特點、方案實現方面存在較大的不一致性。對于中國聯通而言,大規模引入
GPON,必須要在ODN網絡規劃和建設、設備和網絡管理、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放裝和運維體系建設及流程完善等方面進行相關規范的制定和系統完善工作,并且需要對數量眾多的運維人員進行培訓,這將是個漫長的過程。
未來演進路線不可不顧
記者:PON設備已經在接入層進行了大量部署,然而隨著數據流量的爆發式增長,接入層也將遇到輸出帶寬的瓶頸,您認為這一時間點將出現在何時?對于現在部署的
GPON、
EPON設備是否已經具備了向未來10G PON演進的能力?
孫曦光: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復雜, 由于目前國內
EPON/
GPON的應用場景主要是FTTB/FTTN, 每PON下面接入的用戶比較多。隨著三網融合的發展, 當視頻業務獲得快速發展的時候, 也就高帶寬業務快速發展的時候, 目前這種部署模式就會出現嚴重的帶寬瓶頸?,F網部署
GPON和
EPON設備大多數具備向10 PON演進的能力。
楊彥龍:隨著寬帶業務的不斷增長,接入網承載一直處于高壓的狀態。需求井噴即將來臨,明后兩年應該是接入網應對部署的重要年份。
GPON和
EPON都有向10G PON演進的路線圖。從產業鏈支持和技術先進性角度看,
GPON→10G PON的路線更具有優勢。
高鵬:目前部署的
EPON設備具備了向10G
EPON演進的能力,但是目前部署的
GPON設備是不具備向10G
EPON演進的。在當前已經確定的技術標準中,10G
EPON可以兼容對稱10G
EPON、非對稱10G
EPON和1G
EPON,而10G
GPON沒有考慮和
GPON進行兼容。
余豐喜:隨著國家三網融合戰略部署推進,以及高清視頻、高帶寬數據業務需求不斷出現,網絡帶寬需求將會越來越大,業界普遍認為“100G核心+10G接入”是寬帶網絡的發展方向,現有已經部署的
GPON、
EPON網絡均無法滿足中長期寬帶業務發展需求,都需要完成向10G 網絡的演進,在這一方面,10G
EPON因其良好的網絡演進特性和完備的兼容特性,又一次走在10G 接入網發展的前沿,繼2009年發布正式標準后,10G
EPON目前已經實現ASIC芯片、光模塊等的產業化工作,具備了規模商用的能力,中國聯通也已經完成了在現網的規模商用。截止2010年10月,全球10G
EPON的商用、試商用規模已經超過20萬線。
GPON、
EPON誰主沉???
記者:
GPON設備的性能要比
EPON更高一些,隨著
GPON設備價格走低,您認為運營商在未來PON設備的選擇方面,是否會更加傾向于
GPON?此時,
EPON的優勢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余豐喜:新技術的應用,除了技術性能外,還要考慮技術應用的復雜性、產業鏈進展情況等多個方面因素。
GPON和
EPON技術標準發布時間基本一致,但是到目前為止,兩種技術發展和應用情況卻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GPON相比
EPON除了具備一定的性能優勢外,同樣也比
EPON復雜、封閉,導致整個產業界對
EPON的支持比
GPON要更完善,所以
EPON的應用也全面領先
GPON。技術本身還是不斷變化演進的,在向10G PON演進方面,
EPON相比
GPON具備更的優越性,
EPON除了支持
GPON的疊加升級外,還支持同ODN網絡、同PON口的混合兼容組網,更大程度地滿足運營商的不同業務發展和網絡演進需求。
雖然本次集采中有個別廠家的
GPON報價較低,但產業鏈的成本傳遞最終會體現出來,
GPON后續的成本壓力仍然很大,
EPON規模大,后續價格下降空間更大,
EPON的成本優勢還會繼續體現。
高鵬:
EPON和
GPON屬于同一代的技術,如果應用于FTTH場景中,
EPON和
GPON都可以滿足三網融合對帶寬的長期需求,而應用于FTTB/FTTN場景中時,
EPON和
GPON都只能滿足當前的帶寬需求,無法滿足帶寬的長期需求,只有10G PON才能解決FTTB/FTTN場景中對帶寬的需求。而目前僅有
EPON具備了向10G PON長期演進的能力,且已經可以進行商業應用,這將是
EPON最大的優勢。同時
EPON系統在運維、管理、互通等方面的成熟發展,也是
GPON系統目前無法比擬的。
楊彥龍:基于
GPON技術先進性和價格優勢,并綜合這幾次主要運營商的采購結果,可以預計
GPON將成為接入網絡建設的主力軍。
孫曦光: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對
GPON和
EPON有非常明確的發展策略,. 我們預計, 隨著FTTH的快速發展,
GPON將在中國市場獲得爆發式增長的機會.
EPON技術也會長期發展, 隨著10G
EPON的發展,
EPON將繼續在FTTB市場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