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設備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中國電信開始規模商用。”中國電信原總工程師韋樂平近日對外透露。
今年將是EPON的起飛年
韋樂平告訴記者,2007年5月,他在廣東進行調研時,當時廠商對EPON設備的綜合造價為5000元/用戶,但到當年的10月,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2400元。
“目前這一價格具體到多少我還不確定,但有消息說已經低到500元。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我個人預計今年將是PON的起飛年。”
除成本大幅下降外,經過多年發展,目前EPON已實現設備芯片級和系統級互通,這也是運營商考核一個技術能否商業運營的重要標準。
對于目前很多廠商大力宣傳的GPON技術,韋樂平表示,雖然其具備更好的質量、管理和多業務功能,但產業不夠成熟,成本偏高,不是運營商目前的最佳選擇。
寬帶接入成中電信業務增長第一驅動力
來自中國電信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底其寬帶用戶數為4727萬,規模據全球運營商之首。其中,ADSL為3865萬,IPTV用戶201萬。
2008年中國電信寬帶接入收入為437億元,同比增加29%,寬帶接入收入已經占到中國電信非話音業務收入的半壁江山,而固話業務收入則同期下降了13.6%。從ARPU值來說,寬帶接入是固話的兩倍。
不過在寬帶接入的收入構成上,仍然是以純粹的接入費用為主,在業務應用方面中國電信并沒有太多的實質性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