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分久必合
袁欣: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與原朗訊科技中國公司進行了積極主動的整合,以最快的速度整合了雙方的資源、人才,在中國公司過渡期期間始終保持對市場新機遇的敏銳反應。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已經成為阿爾卡特朗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公司,同時也是直接隸屬于國資委的大型企業之一,掌握了更為豐富的國際國內資源,這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從資本構成、企業體制、業務架構層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之一,也成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構建可持續共贏合作的基礎。
通過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整合,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整合不僅不能放棄企業的原有優勢,還要積極創新、尋找新驅動點,才能使企業通過整合達到1+1〉2的效果。
下一步,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完全可以開拓新市場,比如非運營商的電力、石油、交通等領域,發揮在通信領域的豐富經驗;我們還可以加強業務的多元化,比如向終端、內容、外包等業務方向拓展。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能力創造出全新的市場模式。
您怎樣看待目前通信市場上的合并趨勢?未來還會有更大的并購案發生嗎?
袁欣:合并是產業發展到一個特定階段的正?,F象。產業在高速發展時會發生裂變,這一趨勢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表現最為明顯,整個通信產業從產業鏈下端的運營商到中層的設備供應商,再到頂端的零件和芯片供應商,都進行了一番轟轟烈烈的裂變。其中運營商的分裂趨勢最為明顯,固定、移動運營商就是從那個時候出現的。
如果說“分”是為了提高效率,那么“合”就是為了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為了生存。進入新世紀后,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融合成為主流,國際上一系列運營商的兼并重組都印證了這一規律。隨著運營商的整合,設備廠商業也必須順應這一趨勢,合并成為解決供大于需的一個有效手段。我比較同意這句話: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企業家的超越精神
企業家是企業的決策者,他的行為決定了企業和其員工的發展,而無數企業家的群體行為則決定了一個地區、一個行業的經濟命運。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成功企業中,無不顯示出卓越的企業家精神。在不久前結束的“2007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獲得“2007年中國信息產業年度經濟人物”獎的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欣暢談了他對“企業崛起與企業家精神”的見解。
我們注意到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把共贏合作作為企業的價值觀,并且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成長得益于共贏合作的理念堅持。您為什么認為共贏是企業崛起的關鍵?共贏對企業的崛起和成功意味著什么?
袁欣:共贏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整個團隊和全體員工的價值理念。我們始終把追求股東、客戶、員工以及社會共贏作為企業的基本的價值理念。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一個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同時也是我國在信息產業第一個改制的中外合資股份制的企業。首先,作為先行者,公司追求股東的共贏。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國際資源和國內資源在共贏原則下成功的一個案例。第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產品已經銷售到國際上50多個國家,我們的目的是跟國內外客戶、海內外客戶實現共贏。同時,公司絕大部分員工具備創新的才能,具備國際專業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追求的是以企業的方式打造人才。最后,企業發展離不開整個產業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努力做好企業優秀公民方面,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司追求的是跟社會的和諧共贏。
您在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工作20多年,與公司共同發展一定會遇到很多挑戰,您是如何在眾多挑戰下,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
袁欣:超越是企業家的精神,不斷超越過去、超越挑戰、超越自我、超越極限,也體現了企業領導者應有的精神風貌。
從我在信息產業領域工作22年的經驗來說,個人的發展是跟企業的發展、成長分不開的。上海貝爾在上個世紀80年代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會,引入數字程控設備等,打破了經濟封鎖,實現了技術和產品方面的超越。上個世紀90年代,公司又抓住了國家信息產業大發展的機遇,不斷改造自己,跟國家的信息產業一同高速發展,不斷地壯大起來。邁入新世紀,在信息產業部的指導下,公司也面臨改革開放深化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公司進行了架構轉制的改造,使得國際資源得到更好的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實現了從本土公司到國際公司的跨越。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抓住機遇,也是我22年在信息產業自我成長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