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劉彩在“WTO與中國”北京國際論壇上指出,中國入世近兩年來,外商沒有進入中國電信市場。到現在為止,向信息產業部提出設立合資電信服務企業的只有十來個小公司,申請的經營范圍不是基礎電信,而是帶有試探性的省內或者市內的增值電信業務或者小業務,已經批了兩家,還有一家中途退出。
劉彩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中國政策電信不透明,中國所有的主要法規和規章都已公開發布,關鍵在于外國投資者決策現在還不是投資的時候。首先,近3年出現了世界性的電信危機,跨國公司這3年來忙于應付危機,無力開拓新的市場。
另外,電信網有非常強的規模效益。
如果只是在某一個地區建一個網或者買局部的網絡,是無法與大公司競爭的。所以,到目前為止國外的投資機構都在觀望,了解情況的多,具體實施計劃的很少。在世界電信業還沒有完全走出低谷的今天,如此慎重是不難理解的。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議定書,中國承諾在加入WTO6年內,按照不同的項目有計劃有步驟開放中國的電信市場,按照協議的要求,中國的增值電信和無線尋呼業務最晚到下個月的11日將達到過渡期的目標,因為增值電信過渡期只有兩年,也就是說在中國設置增值電信和無線尋呼服務的中外合資企業的外資比例最多可以達到50%,而且不受地域限制。
“中國是一個負責的國家,承諾的東西就是要準備履行的,”劉彩說,“中國會認真履行WTO的承諾,為此我們作了一系列的準備?!彼嘎?,中國在法律、法規、監管機構方面已經作好了迎接外資進來競爭的準備?!峨娦欧ā氛谧ゾo制定,以中央為主導的全國電信監管體系已經初步建立,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從電信公司出來,坐到電信管理局的位置上。
劉彩最后強調,中國增值電信和信息服務的市場才剛剛起步,潛力非常大,發展前景廣闊,而且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像電信公司那樣有能夠控制市場的主導電信企業,幾個大的門戶網站實際上業務和電信公司比都是很小的。這方面政策比較寬松,進入市場比較容易,因此在增值電信領域的投資和技術支持正是中國市場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