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理工大學與山東博特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完成的世界一流技術的通信用多路光源項目,在山東理工大學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省級技術鑒定。
通信用多路光源是波分復用技術利用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在一芯光纖中同時傳輸幾十路、甚至幾百路不同波長的光信號,主要用于通信干線的密集波用系統。數字化互動電視、可視電話、移動多媒體等新技術、新服務的出現都要求通信容量成幾何數增長。目前,32路以上的商用多路光源,國內尚屬空白,國外能進行商業化生產的公司也不多。
以中科院院士王占國為組長,中科院院士蔣民華、王圩為副組長的專家鑒定組認為,這一通信用多路光源項目,成功制作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DWDM用的多路光源,屬于國內首創。同時,在控制電路中采用了積分分離方法,極大地縮短了溫度控制的過渡過程,并獲得精確的動態溫度平衡,確保激光器工作狀態的穩定,達到了多路光源的國際領先水平。此外,還解決了因激光器老化等原因造成的輸出波長和功率的漂移,使整個系統高度穩定。該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屬國內首創,樣機總體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盡快實現產業化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