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合作的盡頭是走向開放協同!由中國聯通在2015年首發的新一代網絡架構——CubeNet,在經歷了十年的“新網絡、新服務、新生態”的愿景發展,來到CubeNet 3.0時代,繼續堅持開放創新的理念,整合集成資源優勢,擴大開源生態合作伙伴圈,與產業界合力構筑開源產業技術聯盟。圍繞基礎軟硬件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強與國內產業界龍頭企業的技術合作,加強與國家實驗室、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合作,致力科技自立自強,逐步打造包含芯片、設備、網絡、操作系統和安全的全棧自主可控開源技術生態。
2025年8月8日,CubeNet 2025將在北京麗亭華苑酒店舉辦,誠邀光電、傳感、通信領域的行業同仁免費報名出席!
新網絡新生態研討會(CubeNet 2025)
時間:2025年8月8日
地點:中國·北京麗亭華苑酒店(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25號)
口號:跨界融合新網絡 智聯未來新生態
主辦:ICC訊石
策劃:中國聯通
承辦:訊石光通訊網、深圳市訊石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飛宇集團
問題1:CubeNet 3.0對產業鏈上下游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 上游光芯片制造
需求增長:隨著CubeNet 3.0的推進,數據中心和通信網絡對高速光模塊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直接帶動了光芯片的需求。例如,1.6T光模塊的能耗問題成為當前光模塊技術更新的關鍵,而光芯片作為光模塊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光模塊的能耗和傳輸效率。
技術創新:CubeNet 3.0推動了光芯片技術的升級,特別是在高速VCSEL芯片和EML激光器芯片等領域。目前,這些高端芯片仍主要依賴進口,但國內企業在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
· 中游光模塊封裝
封裝技術升級:為了滿足CubeNet 3.0對光模塊高性能、低能耗的要求,封裝技術也在不斷升級。例如,可調諧光模塊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推動了波長自適應城域接入型波分系統產品的產業化。
產業協同:中國聯通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推動了光模塊封裝技術的標準化和產業化。例如,中國聯通牽頭制定的ITU-T G.698.4國際標準,推動了10G/25G可調諧光模塊產品的開發和應用。
· 下游應用市場
數據中心需求:CubeNet 3.0的實施推動了數據中心對高速光模塊的需求增長。數據中心作為光模塊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對400G、800G甚至1.6T光模塊的需求不斷增加。
5G和6G網絡: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6G技術的研發,光模塊在無線通信領域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CubeNet 3.0的架構為5G前傳、政企專線等全光綜合接入提供了技術支持。
· 產業鏈協同發展
開放創新生態:中國聯通通過發布CUBE-Net 3.0網絡創新體系,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廣泛開展聯合研發,推動了光模塊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例如,中國聯通與國內企業合作開發的10G/25G可調諧光模塊產品,不僅滿足了自身網絡建設的需求,還推動了國內光模塊產業的發展。
國產化替代:在CubeNet 3.0的推動下,國內光模塊產業鏈正在加速實現國產化替代。特別是在光芯片和封裝技術領域,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逐步打破了國外供應商的壟斷。
CubeNet 3.0對光模塊產業鏈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上游的光芯片制造到中游的光模塊封裝,再到下游的應用市場,都帶來了顯著的需求增長和技術升級。通過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CubeNet 3.0不僅提升了光模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還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問題2:CubeNet對光通信產業尤其光模塊產業鏈有哪些需求帶動?
· 技術創新需求
CubeNet 3.0的提出標志著通信網絡向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這推動了光模塊技術的持續升級。例如,隨著AI、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對高速率光模塊的需求不斷增加,促使光模塊從400G向800G甚至1.6T演進。這種技術升級不僅提高了光模塊的性能,還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光芯片、封裝技術等。
· 市場需求增長
CubeNet 3.0的實施需要大量先進的光模塊支持,這直接帶動了光模塊的市場需求。根據市場調研顯示,2025年全球800G光模塊的需求量預計達到1800萬至2200萬只,主要采購方包括英偉達、谷歌、Meta、AWS等。2026年行業預期需求將達到3000萬至3500萬只,這表明光模塊市場在未來幾年將保持強勁增長。
· 產業鏈協同發展
CubeNet 3.0的推廣促進了光模塊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上游的光芯片、集成電路芯片、結構件和PCB行業將受益于光模塊需求的增長。下游的云廠商、通信系統設備商和通信運營商也將因高性能光模塊的應用而提升其服務能力。例如,英偉達、谷歌等云廠商對800G和1.6T光模塊的大量采購,推動了光模塊廠商的產能擴張。
· 國產化替代空間
盡管光模塊市場增長迅速,但中高速率光芯片的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25G以上光芯片的供應仍以海外廠商為主,這為國內光模塊產業鏈提供了巨大的國產化替代機會。隨著國內企業在光芯片、封裝技術等領域的不斷突破,有望進一步降低光模塊成本,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力。
· 新興應用領域拓展
CubeNet 3.0不僅推動了傳統通信領域的光模塊需求,還拓展了新興應用領域。例如,在AI高算力傳輸需求的驅動下,數據中心對高速光模塊的需求不斷增加。此外,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6G技術的研發,光模塊在無線通信領域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綜上所述,CubeNet 3.0的實施將對光模塊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不僅能推動光模塊技術的升級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還能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同時,國產化替代空間的拓展和新興應用領域的拓展,也為光模塊產業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CubeNet 3.0的進一步推廣,光模塊產業鏈有望受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問題3:產業鏈各環節對應在CubeNet 3.0里的排位?
CubeNet 3.0是中國聯通為應對數字經濟發展需求而提出的新一代網絡架構,旨在構建連接數據與計算、增強網絡內生能力、提供智能服務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它融入了云原生、邊緣計算、AI、區塊鏈、內生安全、確定性服務等新技術元素,推動了通信網絡從傳統架構向智能化、融合化的方向發展。
CubeNet 3.0強調產業鏈的開放協作,通過與云服務商、應用服務商、終端提供商等廣泛合作,構建云網邊端業協同化的“新生態”。中國聯通通過啟動“CUBE-Net 3.0網絡創新工程合作伙伴計劃”,與30余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長期的科技創新研發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云網融合、算網一體、開放光網絡等領域的技術創新。
CubeNet 3.0的實施需要大量先進的通信設備支持,如可調諧光模塊、城域接入型WDM產品等。中國聯通在相關領域已取得技術突破,并推動了相關產品的產業化。例如,中國聯通牽頭制定的ITU-T G.698.4國際標準(G.metro),推動了10G/25G可調諧光模塊產品和波長自適應城域接入型波分系統產品的開發與應用。
CubeNet 3.0通過提供確定性智能融合服務,滿足了千行百業對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需求。它不僅為個人和家庭消費者提供極致的信息生活體驗,還面向垂直行業和政府提供豐富的智能融合應用。這將進一步帶動相關行業對通信服務的需求,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CubeNet 3.0的發布標志著中國聯通新一代網絡創新計劃的正式起航。中國聯通將繼續聯合產學研各界力量,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整合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生態,最大化釋放CUBE-Net 3.0產業動能。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垂直行業等多方合作,構建開放型生態體系,推動通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自2020年以來,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紛紛開啟了面向下一代網絡的轉型規劃,以云計算為中心,實現云網協同是這一階段網絡轉型的主旋律。隨著ChatGPT的面世,電信行業再一次來到新的產業升級窗口,從感知智能走向認知智能,運營智能化是電信行業的新一輪產業升級。
新一輪產業升級的列車,光通信尤其是光模塊產業鏈的行業同仁不容錯過啊,歡迎“上車”參與即時研討,這個夏天北京專場見!誠邀光電、傳感、通信領域的行業同仁在 8月8日 蒞臨 北京麗亭華苑酒店 出席CubeNet 2025大會,與一線終端客戶即時研討,面向新網絡的智算互聯、通感一體、空間通信、新型光纖、智慧運營等新技術和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