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間,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訊精密”或“公司”,002475)發布關于籌劃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為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公司目前正在籌劃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項。
公告指出,為深化立訊精密全球化戰略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公司目前正在籌劃境外發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項。公司正在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 H 股發行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本次 H 股發行上市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據悉,立訊精密此次籌劃港股IPO劍指全球化布局。
立訊精密成立于2004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當前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的產品主要服務于消費電子、通信及數據中心、汽車等領域。公司業務深度綁定蘋果,目前是蘋果AirPods第一大代工廠、iPhone第二大代工廠,也是蘋果Vision Pro頭顯獨家供應商。但近幾年其也在加碼非果鏈消費電子業務、汽車、通訊等新業務。
從最新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立訊精密2024年營業收入2687.95億元,同比增長15.9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3.66億元,同比增長22.03%。與此同時,立訊精密2025年第一季報業績同樣表現亮眼,該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7.88億元,同比增長17.90%;歸母凈利潤為30.44億元,同比增長23.17%。盡管業績穩健,但其2024年財報顯示,仍有七成的營收來自蘋果,客戶集中度風險顯著。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盤,立訊精密報35.77元/股,總市值達2594億元。
對于為何會選擇在港股二次上市的疑問,立訊精密方面人士對記者表示,通過在港股發行上市,一方面公司能夠進一步拓寬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為公司海外業務拓展、新技術研發、全球產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公司將借助港股市場靈活且多樣化的股權激勵工具,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精尖人才,為公司全球化發展注入創新活力與專業力量。
立訊精密的主要業務包括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消費性電子、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幾大類。分市場區域來看,其外銷業務占據營收近九成,制造基地布局中國、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羅馬尼亞、摩洛哥、印度、墨西哥、德國等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立訊精密還在加大海外業務布局。
2024年9月,立訊精密以5.254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收購了德國百年汽車線束廠商德國萊尼公司50.1%股權及其全資子公司“Leoni K”的100%股權。立訊精密借此收購切入全球頂級車企供應鏈,加速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全球化布局,其客戶結構也從國內頭部車企向全球主流品牌延伸。
在通訊業務層面,立訊精密為英偉達GB200提供全棧連接方案,同時通過北美數據中心項目切入AWS、Meta、Google供應鏈。長江證券預測,其數通業務營收2026—2027年將達300億元。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頻發。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會使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一旦目標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出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加征關稅或進行技術封鎖等,企業的業務將受到嚴重影響。也有資本人士對記者分析,全球化布局可以使立訊精密將業務分散到多個市場,降低因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市場波動風險。
事實上,立訊精密此前已多次傳出要赴港上市。
早在2025年4月就有市場傳聞稱立訊精密考慮在香港上市,預計融資規模為20億至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億至218億元),已與多家投行磋商,即將委任承銷商啟動流程。
近期,彭博社又報道,知情人士稱,立訊精密正與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高盛集團合作,推進在中國香港的上市計劃。該知情人士還透露,立訊精密最快將于今年在中國香港上市發行股票,融資逾10億美元。相關事宜仍在討論中,股票發行規模和時間可能會有所變動,其他銀行也可能加入擔任立訊精密的承銷商。
不過,立訊精密均未對此給予置評。